突破2000Wcm²!我国科学家刷新纪录
2024-05-16 【 字体:大 中 小 】
手机电脑、储能电池等器件设备运行过程中,必然伴随发热现象。实现更高效散热,是多个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华北电力大学科研团队在新型散热机制——薄液膜沸腾研究方面,成功实现了超过2000W/cm²的超高热流密度,刷新国内外目前已知的相关公开纪录,有望进一步提升器件设备散热效果。该成果近日在权威学术期刊《国际传热传质杂志》发表。
华北电力大学科研团队在调试薄液膜沸腾实验系统。(受访者供图)
当前,在能源电力、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仪器设备不断追求小型化和集成化,单位面积上元器件随之持续增多,这对散热提出更高要求。薄液膜沸腾,是目前国际上前沿的可实现超高热流密度散热的方式,即利用冷却液在热源表面形成的超薄液膜持续沸腾,达到高效散热目的。
“一些电子设备运行时,局部发热量可达1000W/cm²以上,显著高于常压下沸水的热流密度,传统的风冷、液冷等方式无法满足散热需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设备性能的提升。”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该团队成员冼海珍说,“在实验中实现的2000W/cm²热流密度,相当于在1平方米面积上,1万台功率为2千瓦的电热炉同时发热。”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陈林在安装薄液膜沸腾实验样品。(受访者供图)
华北电力大学杜小泽教授、陈林教授是该团队另两名成员。他们介绍,在取得这一实验突破前,国际上已知的薄液膜沸腾研究的热流密度,难以超过1500W/cm²。团队历经多年研究发现,在恒压供液模式下,用于形成薄液膜的实验样品容易破裂失效,但改为步进增压和连续增压供液后,薄液膜沸腾的临界热流密度最终突破2000W/cm²。由此成功揭示出,优化供液方式,可有效提升薄液膜沸腾的最终性能。
“也就是说,要渐进式提高供液压力,而非刚开始运行时就保持最高压力。”陈林说,该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后,有望更好保障电子设备、锂电池等的安全性能。
《国际传热传质杂志》审稿人表示,该成果将薄液膜沸腾的热流密度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对于应对极端散热需求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揭秘我国专业炒股机构,投资界巨头一览


万科再被小股东实名举报,公司回应:内容严重失实,已进入司法程序


转型舵手蔡强离任,谁来“接棒”千亿太保寿险总经理?


日本政坛面临权力交接,岸田文雄却平地一声雷,宣布不参加9月的自民党总


埃斯顿(002747SZ)拟转让埃斯顿医疗10%股权 提高公司资产运营效率


鼎石资本(00804HK)中期净亏损约80万港元


异动快报:ST工智(000584)8月23日14点21分触及涨停板


8月19日-8月23日一致评级不断调高的个股(按参与机构数量由高到低排序)(2)


《龙岭迷窟》鱼骨庙人工搭建!从山底铺路到山上,演员以为是景点!


【今日关注】扩大“蓄水池” 精准提供就业服务


售价3168元,一碗528元!74岁王石代言燕之屋推出总裁碗燕:号称全球首款男人的燕窝!网友吐槽:不坑穷人


【财经百科】联发科声明 暧昧回应耐人寻味


中国资产爆发!多只中概股大涨,港股猛拉!


2025年5月5日全国主要批发市场加吉鱼价格行情


一大波“地王”项目即将上新,有望带动改善住房需求释放


浦发银行发行首单人工智能数智化主题金融债券


从珠三角到上海,晚清团练如何影响中国近代史进程?


安吉尔亚洲一号店盛大开业:立足家装潮流高地,引领净水消费新趋势


洋房及高层水电消防安装全国劳务单价


百年冰箱史首现中国标准!海尔主导IEC国际保鲜标准填补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