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2000Wcm²!我国科学家刷新纪录
2024-05-16 【 字体:大 中 小 】
手机电脑、储能电池等器件设备运行过程中,必然伴随发热现象。实现更高效散热,是多个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华北电力大学科研团队在新型散热机制——薄液膜沸腾研究方面,成功实现了超过2000W/cm²的超高热流密度,刷新国内外目前已知的相关公开纪录,有望进一步提升器件设备散热效果。该成果近日在权威学术期刊《国际传热传质杂志》发表。
华北电力大学科研团队在调试薄液膜沸腾实验系统。(受访者供图)
当前,在能源电力、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仪器设备不断追求小型化和集成化,单位面积上元器件随之持续增多,这对散热提出更高要求。薄液膜沸腾,是目前国际上前沿的可实现超高热流密度散热的方式,即利用冷却液在热源表面形成的超薄液膜持续沸腾,达到高效散热目的。
“一些电子设备运行时,局部发热量可达1000W/cm²以上,显著高于常压下沸水的热流密度,传统的风冷、液冷等方式无法满足散热需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设备性能的提升。”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该团队成员冼海珍说,“在实验中实现的2000W/cm²热流密度,相当于在1平方米面积上,1万台功率为2千瓦的电热炉同时发热。”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陈林在安装薄液膜沸腾实验样品。(受访者供图)
华北电力大学杜小泽教授、陈林教授是该团队另两名成员。他们介绍,在取得这一实验突破前,国际上已知的薄液膜沸腾研究的热流密度,难以超过1500W/cm²。团队历经多年研究发现,在恒压供液模式下,用于形成薄液膜的实验样品容易破裂失效,但改为步进增压和连续增压供液后,薄液膜沸腾的临界热流密度最终突破2000W/cm²。由此成功揭示出,优化供液方式,可有效提升薄液膜沸腾的最终性能。
“也就是说,要渐进式提高供液压力,而非刚开始运行时就保持最高压力。”陈林说,该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后,有望更好保障电子设备、锂电池等的安全性能。
《国际传热传质杂志》审稿人表示,该成果将薄液膜沸腾的热流密度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对于应对极端散热需求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力合微 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


弘海高新资源(00065)拟折让约1886%配售最多约323亿股 净筹约5910万港元


香港资源控股(02882HK)将于2月27日举行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百亚股份(003006)5月16日主力资金净卖出89543万元


现场实探I创始人被限高!产品大幅降价,钟薛高到底怎么了


酒祖杜康·小封坛携手长江商学院精英,打造高球赋能圈层样本


央行:2023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559万亿元


倍杰特(300774SZ)712532万股限售股将于8月5日上市流通


宗校立:非农重磅来袭,今晚必有大博弈!


互联网行业将开启新一轮“互联互通”|南方产业观


中国资产爆发!多只中概股大涨,港股猛拉!


2025年5月5日全国主要批发市场加吉鱼价格行情


一大波“地王”项目即将上新,有望带动改善住房需求释放


浦发银行发行首单人工智能数智化主题金融债券


从珠三角到上海,晚清团练如何影响中国近代史进程?


安吉尔亚洲一号店盛大开业:立足家装潮流高地,引领净水消费新趋势


洋房及高层水电消防安装全国劳务单价


百年冰箱史首现中国标准!海尔主导IEC国际保鲜标准填补空白


中经评论:新一轮“抢人大战”有何不同


奥运冠军邓琳琳:身高仅1米37无人问津,退役后逆袭,再获真爱_平衡木_体操_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