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线上股票配资炒股

全国政协委员丁列明:大力引导金融投资支持生物医药产业过冬

4659

2024-06-16 【 字体:

全国政协委员,贝达药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列明拟向今年两会提交《关于进一步稳预期强信心,推动我国生物医药自主创新》的提案。提案建议,大力引导金融投资支持生物医药产业过冬,多措并举持续鼓励药企自主创新,进一步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投资大幅下降是当前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很多企业形容现在是生物医药产业的资本寒冬,普遍信心不足。丁列明建议,一是大力引导金融投资支持生物医药产业过冬,建议进一步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强化政策统筹和有效引导,让投资者敢于投资,创新者敢于创新。支持生物医药企业通过IPO、再融资募集的资金投入新药研发、早期临床、优质药品权益的战略合作或相关股权收购,合理放宽审核要求,使其利用二级市场真正解决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二是多措并举持续鼓励药企自主创新。在创新药定价上,建立以临床价值和社会价值为基础和导向的价格形成机制,真正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不对创新药价格进行干预限制,允许企业自主定价,保障合理价格与创新回报,促进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提振信心和预期,切实激励高质量创新。三是一步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建议对持有老版“中国绿卡”的外籍高层次人才,直接予以换发新版“五星卡”,并进一步加大协调推进力度,加快实现“五星卡”在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互联网服务等领域的全面应用。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相关阅读 全国人大代表张巧良建议:合理划定企业法定代表人等“四类人员”高消费的限制措施

全国人大代表张巧良建议:合理划定企业法定代表人等“四类人员”高消费的限制措施

1小时前 第七届进博会将于11月举办 企业展签约展览面积超24万平方米第七届进博会将于11月举办 企业展签约展览面积超24万平方米

03-01 14:35 潍柴动力:天然气重卡渗透率存在进一步增长空间

潍柴动力:天然气重卡渗透率存在进一步增长空间

02-23 19:14 公募REITs权益属性进一步明确 投融双方再获政策支持

公募REITs权益属性进一步明确 投融双方再获政策支持

02-08 20:18 中信证券:生物安全草案立法概率低,不改CXO行业长期基本面逻辑

中信证券:生物安全草案立法概率低,不改CXO行业长期基本面逻辑

02-05 08:20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中金:汇金再度增持ETF释放积极信号

中金:汇金再度增持ETF释放积极信号
  中金:汇金再度增持ETF释放积极信号  近期“对等关税”实施引发全球资产大幅...

首程控股携多款前沿机器人产品亮相中国香港

首程控股携多款前沿机器人产品亮相中国香港
本报讯(记者张文湘)4月30日,首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程控股”)携多款前...

道达投资手记:是时候抄底了吗?

道达投资手记:是时候抄底了吗?
前晚,美股强劲反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大涨567.02点,以24912.77点报...

以旧换新加力扩围 撬动消费升级新支点

以旧换新加力扩围 撬动消费升级新支点
  商务部4月2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24日24时,全国汽车以旧换新270...

债市“科技板”将重塑投行核心能力边界——专访中泰证券投行委债券与结构金融总部总经理吴昱

债市“科技板”将重塑投行核心能力边界——专访中泰证券投行委债券与结构金融总部总经理吴昱
  ◎记者张欣然严晓菲   随着2024年债券市场“科技板”机制的正式提出,资本...

特朗普关税政策令美联储陷入两难困境

特朗普关税政策令美联储陷入两难困境
  2025年,美联储降息预期高度依赖数据驱动,核心矛盾在于通胀韧性与经济放缓风...

平陆运河青年枢纽电站具备发电条件

平陆运河青年枢纽电站具备发电条件
  5月4日,平陆运河青年枢纽电站顺利完成并网调试,具备发电条件,为钦江流域清洁...

邮传百年,共赴美好——探访文物里的“咖啡支行”

邮传百年,共赴美好——探访文物里的“咖啡支行”
在成都市中心,一座西式建筑静静矗立,青砖红瓦与拱形门窗诉说着百年邮电史的沧桑。这...

黄金突破3300美元!有人借贷炒金一天亏掉6年工资,消费者:脑子冰凉

黄金突破3300美元!有人借贷炒金一天亏掉6年工资,消费者:脑子冰凉
#男子月薪3000加杠杆持仓黄金600万元#[黄金突破3300美元!#有人借贷炒...

进厂“试用期”一年,人形机器人“转正”还要跨过几道坎?

进厂“试用期”一年,人形机器人“转正”还要跨过几道坎?
刚刚离开实验室的机器人,想要在实际的场景中创造效益,需要多久?近日,具身智能初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