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证券:给予奥来德买入评级,目标价位2494元
2024-09-11 【 字体:大 中 小 】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樊志远,王明辉,丁彦文近期对奥来德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OLED材料+蒸发源双龙头,国产替代加速推进》,本报告对奥来德给出买入评级,认为其目标价位为24.94元,当前股价为14.43元,预期上涨幅度为72.83%。
奥来德(688378)
OLED有机发光材料、设备双龙头,业绩快速增长。公司深耕OLED发光材料行业多年,是业内领先OLED有机材料制造商。公司6代OLED蒸发源打破国外垄断,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4H1营收3.42亿元,同增4.39%,归母净利润0.92亿元,同减5.81%。OLED行业景气度有望向上,有机发光材料业务前景广阔。根据TrendForce显示,2023年中国OLED面板产能全球占比43.7%,韩国全球占比为54.9%,中国OLED面板产能全球市占率正在实现对OLED面板全球第一的快速追赶,京东方、维信诺等面板厂商已布局高世代OLED产线。公司是国内少数可以自主生产有机发光材料终端材料的制造商,技术实力强劲,并与国内知名的OLED面板生产企业均建立稳定合作关系。2023年公司有机发光材料实现营业收入3.18亿元,同比增长49.42%。同时,公司围绕上游核心材料领域的“卡脖子”产品封装材料、PSPI材料等产品上进行战略性布局,目前已实现产线供货,预计未来成为公司材料业务的业绩增长点。
蒸发源设备业务稳步推进,有望受益高世代AMOLED产线建设。公司6代AMOLED线性蒸发源已向国内主要面板厂商供货,2023年子公司上海升翕顺利完成了厦门天马二期和重庆京东方三期追加蒸发源项目的合同签约工作。伴随面板厂商六代线叠层改造项目推进,公司6代蒸发源订单将持续导入。此外,京东方投资630亿元建设国内首条第8.6代AMOLED生产线已正式开工,维信诺推进高世代产线项目。公司进行G8.5(G8.6)高世代蒸发源的技术开发储备,已完成高世代蒸发源的开发,正进行性能及参数测试,有望受益高世代产线建设。同时公司正稳步推进硅基OLED用蒸镀机、钙钛矿蒸镀机等高附加值产品研发。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
我们预测2024-2026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73、2.61、3.36亿元,同比增加41.51%、50.60%、28.81%,考虑到公司的高成长性,我们给于公司2024年30倍估值,目标价24.94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材料研发不及预期;OLED面板厂家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公司在下游客户的导入不及预期。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浙商证券周艺轩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为79.52%,其预测2024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1.31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22.9。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猜你喜欢

股票配资风控:高杠杆下的风险与机遇


华斯股份(002494SZ)发布上半年业绩,扭亏为盈至68537万元


北京推出660余场文旅活动闹元宵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康月林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跟着中医学养生】“两春”期间中医饮食养生这样吃


汇通达网络发布2023年财报:全年总收入824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2%


又一起!美国一非洲裔女子报警后反遭白人警官枪杀


股市杠杆:玩转高风险高收益的双刃剑


2002年,那个抓着飞机起落架从昆明到重庆的14岁男孩,现在怎样了


专题:螺纹钢,行情驱动依然向上


面向端侧生成式AI时代,能“一芯多用”吗

映宇宙(03700HK):上半年总收入达到3533亿元 同比提升13%

梁思成与林洙结为夫妻,林洙晚年透露:比起林徽因,先生更爱我_历史_丈夫_细节

北森控股(09669HK)9月10日耗资639万港元回购18万股

遇害邯郸银行董事长系“燕赵文化英才”

股市杠杆:玩转高风险高收益的双刃剑

2024年3月28日会东县堵格牲畜市场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价格行情

海能技术北交所上市首日平收 募资109亿东方投行保荐

公司日报新能源板块爆发 电池50ETF(159796)飙涨918% 800ETF(515800)成交放量达326亿元

福州之旅:探访江南五山十刹之一,又被誉为“江南第一丛林”

中金:汇金再度增持ETF释放积极信号


首程控股携多款前沿机器人产品亮相中国香港


道达投资手记:是时候抄底了吗?


以旧换新加力扩围 撬动消费升级新支点


债市“科技板”将重塑投行核心能力边界——专访中泰证券投行委债券与结构金融总部总经理吴昱


特朗普关税政策令美联储陷入两难困境


平陆运河青年枢纽电站具备发电条件


邮传百年,共赴美好——探访文物里的“咖啡支行”


黄金突破3300美元!有人借贷炒金一天亏掉6年工资,消费者:脑子冰凉


进厂“试用期”一年,人形机器人“转正”还要跨过几道坎?
